这几天,位于县科创中心内的浙江华震数字化工程有限公司全体技术人员正在作最后准备,10月5日,公司将第四次进军敦煌进行3D数据采集,利用3D重组技术将莫高窟内的“老佛爷”请出来。作为全省101家文化重点企业中唯一一家特批的文化企业,华震一直在敦煌文物保护的道路上摸打滚爬。
众所周知,莫高窟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更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随着常年降水等环境影响和人为因素,敦煌正在逐年消损。华震的3D重组技术为敦煌带去了希望,有望将莫高窟内的“老佛爷”请出来,进行包括色彩、神态、比例等完美“克隆”。
今年4月,华震的技术队伍进洞采集数据。“一个洞窟12尊佛像足足用了3个月的采集时间。”浙江华震数字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梁震华表示,原来采用半自动化拍摄和软件应用,采集3个月时间,后期软件制作用了3个月时间。按照这样的进展能否追上莫高窟的消损速度?为此,这段时间,公司技术人员都在3D拍摄和3D重组技术处理自动化上进行反复论证,有望年底可实现自动化。届时,一个洞窟只需一个月时间拍摄、一个月时间技术制作。
在莫高窟3D重组的背后,没人知道华震公司每进行一个洞窟信息采集至少亏损100万元。对于一个还没从县科创中心“毕业”的企业来说,哪里来的魄力和勇气去进行这样一场博弈呢?梁震华坦言,如何将莫高窟完好保存下来,这是一个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除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外,作为一名商人,他认为站得高、望得远才能走得更远。莫高窟就是制高点,如果成功就能一炮打响。“当然,有这样的底气也有嘉善方的因素,除了各方面的免税之外,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嘉善政府对公司的扶持,让我们一直走到现在。”梁震华说。
说到3D重组,这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神秘技术,又与时下热门的3D打印机有什么区别呢?《经济学人》杂志今年4月撰文称:“3D打印机将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说到底,3D打印技术原理并不复杂。它是添加剂制造技术的一种形式,传统制造业在材料上做减法,它奉行的是加法守则。而成功打印的前提是原始数据采集和软件应用,这就需要3D重组技术。在梁震华看来,真正的3D技术就是3D重组技术和3D打印机的完美结合。
如今,华震在嘉善这片土地上已经落地生根。它的3D重组技术标准已经列入浙江省企业标准,更是受到了敦煌研究院的充分认可。未来,它还要努力填补行业标准的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