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星变干净了,罗星变美了。”最近经常能听见这样的议论。罗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吴隽告诉记者,群众的赞美是对罗星的肯定,也是对罗星的鞭策,罗星街道将以创建省级卫生街道为契机,积极打造和谐的人居环境,让广大市民在罗星生活得舒心,生活得开心。
“罗星街道虽成立得晚,但处于新城区,有着较好的基础,尤其是我县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更为我们创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吴隽说,从去年下半年起,罗星街道在巩固国卫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创建省级卫生街道的工作目标,把创卫工作作为提高城市品位、推进罗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坚持综合治理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突击治理与常态管理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举措,精心组织、上下联动、分步实施、全民参与,使辖区内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更加美好和谐。
要让一个城市的人居环境和谐,必须强化城市管理。据介绍,罗星街道把加强城市综合管理,作为提升城市品位、美化市容市貌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着力解决“马路市场”问题,按照摊点入场、划行归市的要求,坚决取缔“马路市场”;着力解决户外广告问题,清除户外广告灯箱300只,清除固定式水泥斜坡100余户,拆除遮阳篷400多只;着力解决“乱张贴”现象,城区清除覆盖率达100%,“牛皮癣”清除率达95%;着力解决占道跨门经营现象,加强对占道和跨门经营进行集中整治,规范街道店(门)面经营秩序;着力解决学校周边管理问题,在行政执法与工商、卫生、文化等部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进行长效管理,较为有效地解决了学校周边的卫生和安全等问题;着力解决车辆乱停乱摆问题,采取对机动车占人行道等发放违法停车通知等形式进行专项整治。这6项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净化了城市环境,扎实推进了健康整洁新城的建设。
罗星街道拥有近5万名新居民,他们为罗星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不可否认,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挑战。近几年来,罗星街道加强了服务管理,全面施行新居民居住证制度,进一步严格新居民出租房屋管理,加强出租房整治,尤其是做好新居民的改厕工作,注重改善新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根据县《关于加强新居民公共卫生管理服务的意见》精神,以健康教育为先导,计划免疫、孕产妇管理和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为重点,加强了新居民预防保健工作。
“一个城市的长期干净整洁,光靠突击式的整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长效措施来保驾护航。”吴隽说。据介绍,罗星街道城区有公共厕所19个,垃圾中转站9个,环卫工人180人,有各种作业车辆20余辆,城区道路居民小区清扫保洁由魏塘环卫所负责,坚持道路18小时及小区11小时长效保洁机制,并实行机器清扫、人工保洁、高压清洗全方位保洁。街道所辖的村(社区)共配备保洁人员90人,垃圾桶2920个,做到道路无零星垃圾、砖块沙石、纸屑、烟蒂、瓜皮及无积泥灰、污水。果壳箱、中转房(站)定期清洁、消杀,周边无暴露垃圾,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同时,出台罗星街道农村长效保洁管理考核办法,街道每月组织机关各部门参加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检查,并在网上公布得分,年底汇总结果列入村、社区干部目标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