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暖阳从玻璃窗照进来,落到几排书架上,上面摆放得整齐有序的各类书籍在阳光的“催化”下,令整个借阅室浮动着一股书香。下午3时,前来看书、看报的村民陆续而至。这是近几日,罗星街道城南社区农家书屋内的怡人场景。据了解,目前,全县118个农家书屋建设已实现全覆盖,为村民多读书、读好书打造平台,建设真正受群众欢迎的精神家园。
作为一项文化惠民工程,2011年5月,我县全面启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县财政拨款200余万元用于购买图书、音像制品等。为全县118个村(社区)的农家书屋各配置1500册图书,并做到每个村(社区)的图书种类都不相同,以便将来彼此的图书资源可相互流通。目前,我县农家书屋已经采购图书18.8万册,光盘1.28万张。
翻开大云镇缪家村农家书屋和城南社区农家书屋的书籍,卷首的县图书馆的馆藏章印入眼帘。“将农家书屋书籍统一编码,与县图书馆图书资源整合共享,这是我县的创新做法。”县图书馆副馆长黄旭东告诉记者,为了对图书实行统一规范管理,采购的农家书屋书籍全部由县图书馆图书采编室工作人员将图书的分类与编目数据入库,可以通过网络系统,清楚查看图书的借阅与流通情况。此外,县图书馆还为农家书屋管理员送去业务培训,以提高管理员的理论知识与业务水平,提升为读者服务的质量。
陶庄镇汾南村的农家书屋设在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办公室旁边,之所以做如此“零距离”选址,管理员许伟表示,这样可以方便管理,更好地服务来借书的农户。一排半旧的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养殖、农机等各类书籍。借阅表上手写的数十条借阅记录见证着这里的阅读正蔚然成风。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许伟对汾南村农家书屋的管理相当用心,迎合农户们的空闲时间开门,尽量为村民阅读创造良好的环境,仔细做好借阅登记和保护工作。从今年5月至今,借阅人数已有50余人次。
“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县文化局副局长徐明高告诉记者,这项工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还需要一个长期维护、完善、创新的过程,下一步,我县将把工作重点转到积极探索完善农家书屋建设、管理、使用的长效机制上,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家书屋管理,及时更新充实农家书屋出版物,健全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讲座等文化娱乐活动,使农家书屋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发挥长期的惠民利民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