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浙江微博 民论坛 心志愿者 善广电 善数字报
新闻检索
 首  页   |   嘉善新闻   |   观天下  |  在线访谈  |  网  视  |  民生信息  |  专  题  |  活  动  |  图  吧
市民论坛  |  爱心志愿者  |   商  务  |  金融频道  |  微嘉善  |  热点话题  |  人  文  |  广  电  |  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向本网投稿   《嘉兴日报》嘉善版新闻热线:84311000 13758090000   嘉善电视台新闻热线:84211999
   频道首页 | 综合 | 时政 | 经济 | 三农 | 民生 | 人物 | 媒体看嘉善 | 图片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嘉善新闻 > 人物
陈阿条:只要有能力,我愿意帮助更多人
2012年11月02日 10:37:17  嘉善新闻网  
 
  

  【善人名片】她是一名普通的农妇,满怀热情无私资助;她是一名年过八旬的老者,饱含感恩默默付出。她就是天凝镇宏杨村村妇陈阿条,多年来,她用儿子给她的生活费成立起陈阿条助学金,让贫困生圆了上学梦。

  陈阿条的行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她也因此获得了“感动嘉兴——2006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2006嘉兴平民英雄”、“感动嘉兴的十佳母亲”、“嘉兴市首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日前,她被评为’2012“感动嘉善——十大善人”。陈阿条说,站上领奖台的那刻很激动,看到那么多比她年轻的人也投身行善行列,她很开心。她说:“只要我有能力,我愿意帮助更多人。”

  【善光闪亮】“我在家附近弄了几亩地种了点稻、豆,当自己的口粮。”昨天中午,陈阿条从自留地里摘了点菜,熬了点菜粥当午饭。陈阿条每天都是如此,吃的粮食和蔬菜都是自己种的,她三儿子每年给她2万多元生活费,可她依然如此节俭。原来,2004年,陈阿条与村里签订了一份长达10年的助学扶贫捐赠协议,此后,她总是把儿子给的生活费省下来,每年捐赠2万元,共将捐赠2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读书。

  30多年前,陈阿条家突发火灾,房子和家什化为灰烬。“孩子没饭吃,大队里给了一些口粮,乡亲们也给了一些衣服和吃的东西。当时各家都不富裕,能拿出一点来都不容易。”陈阿条说,在供三儿子上高中、读大学的过程中,也是多亏了邻居帮助,东拼西凑才凑够学费。如今要是听到或者看到有孩子读不起书,陈阿条都会感到不忍心,她总想尽一己之力去帮助他们。

  从2004年至今,陈阿条已拿出10万余元帮助别人,全村30多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得到过她的资助。“今年我已经把2万元交给村里了,只要有能力,我还会帮人。”陈阿条帮过的人很多,三峡移民李青莲患了胰腺炎,全家每月打工所得才七八百元,无法承担她上万元的医药费,经陈阿条同意,村委会将1000元钱送到了李青莲手里。上小学的谢真汉因家里贫困,每年都要为学费发愁,陈阿条的助学基金让他受益了好几个学期。陈阿条说,每每有她资助过的学生去探望她,她都会感到很欣慰。 陈阿条的三儿子张新华知道母亲的善举后,也很支持母亲。2007年3月,张新华回家探亲时,来到原杨庙镇中心小学,在了解到学校撤点并校后校舍紧缺,办学条件艰苦的情况后,表示愿捐资40万元,为该校建造一幢实验楼,并当即签下投资建造实验楼的意向确认书。如今该楼早已建成,陈阿条每每听人讲起此事都很开心,她说:“知识改变命运,我三儿子就是个例子,我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孩子走进校园,学习知识。”如今,陈阿条助学金依然惠及着村里的贫困孩子,80岁的陈阿条每每看到孩子们背着书包上学堂,都会绽放笑容。

 

 来源 《嘉兴日报》嘉善版  作者 方盛艳 摄影/胡凌翔  编辑 董玲珠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进入论坛]  [好友分享]  [打印文章]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新闻排行  
我县招商引资交出满意答卷
大连一海湾出现蒸汽雾宛如仙境
中国民族第一区:老旧城区换新颜
建设法治中国 实现公平正义
伊研发新软件监控民众上西方社交网
9-10日全省将迎较明显雨(雪)天气
浙江多地迎来2013年第一场雪
毫不动摇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船上人家的“蜗居”生活
新闻特写:一次艰难的取票之旅
 
图片新闻   
百合花花香却不吃香
桥梁刷白美化
童画乐园学绘画 娃娃画啥自己挑
省农博会上,嘉善农产品战果几何?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