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嘉善新闻  >  政经

嘉丽生态园:探索现代养猪模式 打造循环经济产业
 2013年04月12日 10:29:37 嘉善新闻网
  

  几乎没有异味,更不见猪粪,饲养自动化操作,猪粪现场制成有机肥,尿水无公害处理直接浇灌蔬菜……这些场景就是天凝镇翁村村嘉丽农业生态园最新通过验收的改(扩)建项目。在生态园负责人、大学生创业者张丽娟看来,养猪行业除了提高质量,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传统产业变为优势产业才是现代养殖业的新出路。

  从天凝镇翁村村唐家桥南侧路口一路向东到底,就是嘉丽农业生态园所在地。进门所有的车辆必须经过红色小水池进行消毒。张丽娟介绍说,现有猪舍建设面积5000平方米左右,存栏母猪380头,全年出栏外三元商品瘦肉型猪5500头左右,目前存栏生猪3900多头。“我们养猪场拥有专职兽医1名,聘请中级、副高级等技术人员3名,还有浙江大学动物科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等技术支持。”张丽娟说。

  猪舍内十分干净,也不见工人忙里忙外,所有的饲养环节全部流水线操作,不需要人工饲养。“自动投料机是今年1月份正式投入使用的,人工减少三分之二。”张丽娟介绍说。在屋外一目了然就可以看到比猪舍高出许多的白色自动投料机。而最南边的仓库就是有机肥加工车间。所有的猪粪通过干粪池进行干湿分离,并通过加工制成有机肥,免费赠送给本村村民。

  有机肥加工车间斜对面是生态园去年投资的污水处理系统。将猪尿等污水通过排污管道经滤池至调节池,再经电解池进入接触氧化池,再由斜管沉淀池进入氧化池,最后达标排放。“淤泥可以用作堆肥,而净化的水可以用于农业浇灌,这是全县第一家养殖业与县污水处理公司合作的项目。”张丽娟的爱人陈君现场演示了一番。

  在生态园的西侧,成片的连作大棚成了一条风景线,四周种满了桃树,这些都是生态园内的一景。这也是生态园通过粪污综合利用,形成畜——沼——田(鱼)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我们将处理过的有机肥用于茄子、草莓、黄瓜、西瓜、桃树等,池塘里还饲养了泥鳅。”张丽娟父亲张东其介绍说,整个循环经济投资1000多万元,其中,仅果蔬8米标准钢管大棚项目就投资167万多元,县镇补助近44万元。项目于去年8月份全部完成。

  嘉丽农业生态园通过标准化规模养殖园区建设,开展产业化服务,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已占有我县市场较大份额,并为全县分散、粗放型的传统养殖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养殖业转变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记者感言:我县畜牧业仍属于典型的自然经济型传统产业,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低,良种母猪严重不足,已不能适应现代养猪生产的发展需要。同时,我县是生猪传统的主产区,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大中城市是我县生猪主要销售区域。因此,要想提高养猪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必须向安全、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转化,必须走良种化、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加快安全、优质型猪规模化养殖技术推广和产业化建设,实现生猪生产向生态养殖业的转型发展。

  来源 《嘉兴日报》嘉善版   记者 杨丽英 编辑 董玲珠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最嘉善微信、in嘉善APP,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