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多天的高温已经让嘉善进入“烤箱”模式,天气热得让人不想动弹,恨不得一直躲在空调房里,但是有些人,因为工作的原因,不得不在烈日下暴晒,在高温下炙烤,他们用自己的付出来赚取生存所需,也让我们生活的城市变得更加美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连日来,记者走近了一些高温下坚守岗位的普通劳动者,体验了他们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快递员:7月2日下午2时30分,快递员高涛往脖子里挂上一块湿毛巾,用手抹把汗,整理好快递,就开车出门收件派件了。高涛的车是一辆老式面包车,上车后,他习惯性地打开车窗,但并没有开空调。“如果开了,一冷一热反倒不适应。”记者随车坐在副驾驶上,没过多久就觉得闷热了。随后,车子驶入县开发区(惠民街道)一家轴承厂收件,该厂有10余箱轴承产品需出货,每箱重达30公斤。高涛把车子靠近产品停下,搬运时,他躬低身子,双手托起箱子,脸上瞬间就渗出层层热汗。像这样的工作状态,每天要持续近10小时,高涛所在的天天快递公司经理李景荣说,眼下进入高温期,为避免员工中暑,公司特地调整了作息时间,“下午两点后上班,同时每月还有100元高温费,公司内也持续供应冷饮和各类防暑药品。”
环卫工:7月3日下午3时,65岁的环卫工人杨命树头戴棕叶帽,正拿着簸箕和扫帚,在晋阳路上清扫路面。天气炎热,她扫一段就坐在树荫下休息一会,还不时拿出毛巾擦去脸上的汗水。杨命树说,她负责清扫的区域是从晋阳路与车站路的交叉口至晋阳路与谈公路交叉口,“平时动作快些,半小时就能扫完全程,今天天热,扫了快1小时。”对有着10余年环卫工龄的杨命树来说,这样的工作状态已经习惯了。她用手指着头上戴的棕叶帽说:“这是前晚特地买的,这种材质的帽子防暑效果很好。”记者从县环卫处了解到,目前,环卫处已备足人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用品,在所有垃圾中转站设置了休息点,不间断提供开水,同时开展避温作业。此外,工作人员还透露,今年还将提高高温费标准,“目前数额未定,但肯定高于往年80元/月的标准。” 搬运工:7月5日下午2时,李阿忠来到工厂卸铁皮。“我在这里做日工,每天的工作就是把铁皮料整理分类好然后搬到车间给工人,如果铁皮不平整的话,还要用轧机轧一遍再送到车间。”记者注意到,李阿忠工作的地方是一个铁皮大棚,在太阳的暴晒之下,里面像个大铁炉,而且每一块铁皮都“触手可热”,戴着劳动手套都能感觉到热量。“厂里有几十吨铁皮,每一种规格都不一样,车间里操作也不同,我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分配每一天的工作。反正不会有空闲的时候。”李阿忠说现在早上5时多就开工了,早点来干活,中午就能多点时间休息,避开最高温的几个小时。记者从李阿忠所在的冲件厂了解到,近期该厂已经调整工作时间,早上提早1小时开工,中午增加1小时休息,另外,还在厂区增加了风扇,每天为工人提供冷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