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嘉善新闻 | 在线访谈 | 网视 | 民生 | 专题 | 图吧 | 论坛   博客 | 旅游 | 房产 | 金融 | 人才 | 生活 | 教育 | 服务 | 人文
 
直通两会  两会资料  政府实事工程  十二五规划  网民快语
两会视频  图说两会  代表委员议政  回眸十一五  两会调查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02月11日 12:37:56 嘉善新闻网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2月11日在嘉善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 五 次 会 议 上

  嘉善县县长  姚高员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工作回顾和“十一五”发展主要成就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一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嘉善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力推进“科学发展示范点”和“创先争优活动示范点”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37亿元,增长15.4%,增幅连续四年列嘉兴市第一;完成财政总收入3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82亿元,分别增长13.9%和1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9.63亿元,增长22.3%;合同利用外资5.4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96亿美元,实到县外内资36.08亿元;进出口总额29.4亿美元,其中出口20.65亿美元,分别增长37%和33.6%;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74亿元,增长1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9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14383元,增长12.8%。

  一年来,我们立足加快发展,坚持转型升级,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优化产业支撑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精品农业,抓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建立1300亩富硒稻米生产基地,新建32个精品农业示范点,提前超额完成3万亩标准鱼塘建设任务,新增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省级百强合作社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各1个。健全“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注册“银加善”农业精品集体商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试点。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5200亩。强化工业产业导向,出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意见,推动木业家具等六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新兴信息电子、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四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列入省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新兴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5.77亿元,增长46.4%。大力培育规模型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55.8亿元,增长40.8%,实现利税66.54亿元,增长76.6%,新增上市企业1家,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达132家。加快发展服务业,完成三产投资63.93亿元,增长55%。“世博”效应拉动明显,接待国内外游客631.9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7.53亿元,分别增长20.1%和27.8%,成功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举办’2010国际低碳生态灯光艺术展,启动大云温泉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加快发展物流业,特易购项目建设基本完工,普嘉仓储、博洋家纺、爱仕达等一批物流项目成功落户或开工建设。消费市场购销两旺,乐购、大润发超市和景文百货罗星店等商场建成营业。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全县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1%,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列入国家级科技项目14项,省级新产品立项数保持全省各县(市、区)首位,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36.2%。强化创新平台建设,科创中心二期工程完成地下工程,科创加速器、中科院微电子所和西南自动化所等公共平台投入运行,电声公共科技创新平台被认定为省级重大公共科技平台。启动“质量强县”创建工作,授权专利1278件,增长130.4%,参与制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5个,新增浙江名牌产品2个,在国内首次发布旅游品牌体验指数,获得“中国商标发展综合实力百强县”称号。节能减排倒逼转型升级。全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实施有序用电,强化月度用电量分配和监管,确保居民生活用电,严控高能耗工业企业用电量,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企业20家,启动可再生能源应用国家示范县建设。全力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抓好排污权交易和初始排污权核定,实施重点减排工程12个,铺设城镇污水管网33.8公里,嘉兴联合污水处理工程二期嘉善支线投入运行,运用在线监控实施全天候执法监管,抓好重金属、锅炉烟尘污染等专项整治。预计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4%和6%,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3%,如期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一年来,我们立足改革创新,坚持开放带动,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开放发展成效显著。接轨上海步伐加快,直接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引进项目413个,积极与闵行、普陀、长宁等区开展友好合作交流,选派11名干部到世博局和闵行区挂职锻炼,被评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产业招商不断加强,成立六大产业招商组,开展“迎世博百日招商行动”、“产业招商活动月”等系列活动,新兴信息电子、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合同利用外资3.98亿美元,占全县总数的73.5%,新批总投资2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4个、总投资亿元以上内资项目14个,华震数字、九洲药业等一批优质项目成功落户。服务业招商不断拓展,新增服务业企业572家,新增注册资本27.45亿元,增长48.4%。农业推介不断深化,成功举办农产品供沪洽谈会和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合作交流会,供沪农产品销售额达23.8亿元,增长28.6%。平台建设强势推进。实施“855工程”,工业园区平台建设投入8.5亿元,在建和竣工基础设施项目48个,新增开发面积5196亩。全面推进开发区整合提升,积极做好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工作,县经济开发区荣获“中国十佳省级经济开发区”称号,批准设立嘉兴出口加工区B区并实现封关运作,姚庄光伏产业园建成“两纵三横”道路框架,西塘钮扣产业园完成一期开发,启动归谷、多维谷、陶庄循环经济园等专业园区建设。着力推动工业项目建设,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110.5亿元,其中技改投入58.67亿元。要素保障不断强化。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修编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展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并完成整改,消化利用转而未供土地4161亩,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744亩,完成土地复垦1156亩,取消新城区农房拆迁独立式宅基地安置。推进金融平台建设,设立县金融办,建立中小企业债权型信托基金,引进上海农商银行,全年新增本外币存款64.35亿元、贷款40.62亿元。强化企业债券资金管理和使用,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偿债准备金和还债机制,加强国有公司的贷款融资管理。制订落实“一意见五办法”等人才政策,引进精英引领项目4个、重点创新团队6个、国外智力项目3个,新批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努力破解企业用工难,组织企业举办大型用工招聘会26场。  

  一年来,我们立足优化环境,坚持统筹发展,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新城开发全面实施。编制完成《嘉善城市新区(南区)概念性规划》、《嘉善县绿道网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建成全长17公里的新城区道路并基本形成“五横十纵”道路框架,新客运中心、高铁嘉善南站及站前广场一期、新华书店投入使用,综合档案馆基本竣工,电力大楼主体工程完工,乔克国贸中心、建筑业协会大厦等项目顺利推进。稳妥推进旧城改造,绿逸公园二期工程竣工,完成小东门、乐安里老旧小区改造。加强城市管理,建成中心城区“数字城管”,开展车辆乱停放、经营户乱设摊等专项整治,拆除违法违章建筑2.74万平方米。“两新”工程扎实推进。编制完成县域村庄布点规划,出台“两新”工程建设“四意见一办法”,启动9个新市镇(街道)中心集聚区、14个集镇型新社区和8个一般集聚区建设,实施农房改造集聚7113户。姚庄镇试点一期工程完成637户置换户入住。新市镇培育取得新成效,姚庄镇和天凝镇被列入第二批省级中心镇培育工程,姚庄镇被确定为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强村计划”取得明显成效,启动建设项目43个,其中竣工项目26个,经济薄弱村项目申报实现全覆盖。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全面启动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出台城乡绿化造林三年行动计划,新增绿化造林面积7080亩,罗星街道创建成为省级生态街道,姚庄镇通过省级森林城镇验收,17个村创建为市级生态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通过省市“摘帽”验收,完成20个省定村庄整治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太浦河—长白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加快交通“六个一”工程建设,完成平黎公路西塘至省界段拓宽工程,实现公交线路港湾式停靠站全覆盖,改造农危桥62座,完成平黎公路炮台口至干窑段工程建设的70%。建成天然气利用一期工程。调整统一水价,实施城乡供水运营一级管理体制,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封停深井任务。推进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新建标准化圩区5.3万亩,整治河道162.8公里。建成50万伏超高压、丁栅输变电等工程。

  一年来,我们立足改善民生,坚持协调发展,各项事业进一步繁荣。社会保障稳步推进。加大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力度,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行动,创建“充分就业村(社区)”136个,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612个,帮助3396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被确定为首批省级创建创  业型城市。调低用人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费率,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新增参保人员5.75万人次,全县养老保障覆盖面达85.3%。提高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及时做好企业职工、被征地居民养老待遇增资调整工作。抓好全国、全省城乡居保试点县工作,为6.6万60周岁以上人员发放基础养老金5426万元。妥善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险问题。合理确定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参保率达98.1%。加快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被命名为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和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力度,发放低保救助金和基本生活价格补贴979.75万元,慈善救助496万元。强化住房保障,完成2010年度经济适用房配售和第七期廉租房配租工作,改造农村危旧房183户。推进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创建工作,率先在全省实现残疾人养老保险全覆盖,获得“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称号。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致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新建和改扩建嘉善四中、泗洲小学等4所学校,顺利完成城区中小学的学区划分调整工作,“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被确立为国家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考重点大学上线人数万人比增长12%。顺利通过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推动省卫生强县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县镇两级医学检验资源,建立县医学临床检验中心,开工建设县第一人民医院迁建项目,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控,落实优生“两免”政策。积极发展文体事业,举办吴镇诞辰730周年活动,6个群众文艺节目首次走进中央电视台。启用县体育场和国家级水上训练基地,成功承办十四届省运会5个比赛项目,圆满完成参赛任务,实现亚运会和亚残会金牌零的突破。成功举办县十二届运动会和第四届残运会。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创建成为省级科普示范县,获得“省级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国防、民族宗教、史志、妇儿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平安建设不断深入。严守世博安保入沪卡点,严密管控社会面治安,圆满完成为期214天的“环沪护城河”安保维稳任务,荣获“浙江省世博安保突出贡献单位”称号。加快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安装视频监控器600个,盗窃“两车”、“两抢”发案率分别下降31.8%和35.9%。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深化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下访活动,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年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控制在上级下达指标之内。强化校园安全管理,有效落实人防技防物防等安全措施。成立县级法律服务中心,加强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积极推进新居民参政议事。全面完成省“十小”行业专项整治工作任务。

  同时,我们立足政风建设,坚持高效有为,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广泛听取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197件人大代表建议和188件政协委员提案,开展行政许可自由裁量权规范监管工作。深化“三个子”公共财政管理改革,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组织体系建设,完善整合促进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财政扶持政策。配合做好县长经济责任审计。强化行政监察,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规范乡镇机关干部收入分配,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各项规定。创新农民负担源头防范机制,有效推行各项减负举措。不断提高审批办事效率,着力打响“临沪新城、效率嘉善”软环境品牌。

各位代表,2010年全县经济社会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五年来,我们在中共嘉善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着力实施“开放带动、经济品质提升、城乡一体化、科教兴县、生态立县”五大战略,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强大动力,扎实推进“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十二五”时期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们坚持以结构优化为主线,加快产业转型,强化提质增量,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倍;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5倍和1.6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6倍;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7.5:59.6:32.9。粮食安全保障和精品农业发展齐头并进,“四色”产业带建设成效明显,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五年工业累计投入433.8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翻番。服务业发展全面提速,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实现翻番。金融业发展迅速,增加银行机构5家,存贷款规模分别增长2倍和2.3倍。自主创新不断强化,累计认定县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76家,每万人拥有人才数达1122人,连续五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创建成为省科技强县和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免检产品双双实现零的突破,全国钮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自润滑轴承技术委员会分会落户我县。

  ——十一五期间,我们坚持以开放发展增活力,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开放合作,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撤并调整乡镇行政区划,设立6镇3街道,行政村数量由162个缩减至118个,相继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国有资产管理局、服务业发展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组建四大国有投资集团。鼓励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及上市融资,上市企业4家,募集境内外资金近60亿元。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和产业功能定位,形成“三个三”发展格局,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累计投入28.45亿元,开发面积1.51万亩。深入推进接轨上海,开放型经济发展迅猛,外贸进出口、出口总额年均分别增长22.2%和20.7%,累计合同利用外资25.7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76亿美元,实到县外内资127.57亿元,分别是“十五”期间的1.4倍、2倍和2.6倍,已连续十年获得“浙江省利用外资成绩显著县”称号。历时两年,全面完成四川省青川县前进乡对口支援恢复重建的11个援建项目。

  ——十一五期间  我们坚持以规划引领为先导,立足统筹发展,加速基础配套,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县城建成区由“十五”末的17.1平方公里扩大到25平方公里。稳步推进“两新”工程,全县村庄布点规划从256个调减到77个,形成“9+68”城乡一体新社区布局。全面实施“强村计划”,村年均集体可支配收入由“十五”末的80.68万元提高到173.14万元。顺利完成第一轮村庄整治任务,建成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2个,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列全省县(市、区)第7位。不断完善区域交通,累计投入20.99亿元,实现村村通公交,结束千年渡运史,全县通车公路总里程由“十五”末的531公里提高到752公里。完善电网及配套设施,实现新农村电气化村全覆盖。加强水利建设,获得“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称号。积极建设生态文明,荣获“国家园林县城”、“省级示范文明县城”、“全国文明县城”、“省级生态县”等称号。  

 ——十一五期间 我们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重共建共享,优化服务举措,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体制,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缴学杂费,累计投入5.1亿元,新建迁建改扩建学校22所。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建成县公共卫生中心,率先实现省级卫生镇创建满堂红,新建改扩建卫生院7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115个。合作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最低报销比例从“十五”末的30%提高到53%。组织农民免费健康体检64.3万人次。开展二轮县志修编工作。文体、计生、广电等事业快速发展,原创音乐剧《五姑娘》荣获全国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提名奖,长篇纪实小说《长征》和儿童广播剧《茅山笛声》获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嘉善田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被授予省级优生“两免”工作先进单位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

     ——十一五期间我们坚持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突出以人为本,加大投入力度,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用于民生的比重平均达75.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比“十五”末增长70.5%和78.8%。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3.33万人。大力推行“五费合征”制度,参保人数净增48.97万人次。全面实施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形成县、镇、村(社区)三级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比“十五”末分别增长70.4%和57.3%。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建成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3.75万平方米,改造危房15.2万平方米和农村危旧房805户。完成总投资8.55亿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在嘉兴市率先实现同网同质同价供水。深入开展“平安嘉善”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保障能力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刑事打击人数比“十五”期间上升67.1%,连续五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县”,获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和“省药品两网一规范示范县”称号。服务流动人口新模式入选浙江省改革开放30周年百例典型事例。

  ——十一五期间我们坚持强化政府自身建设,促进依法行政,转变工作作风,执政能力不断提升。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通报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强化审计监督作用,政府部门在财政资金使用、投资项目管理等方面进一步规范。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圆满完成“五五”普法工作,荣获“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认真执行《嘉善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施行政审批“提速提效”工程,基本实现便民服务机构全覆盖。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推进政府勤政廉政建设。政府实事工程进展顺利。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转变发展理念、完善发展举措的五年,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战胜重重困难、奋力前行的五年,是经济实力极大提升、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五年,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的五年,也是社会事业进步显著、人民群众普遍得到实惠的五年。五年来,在中央领导的联系指导下,在省委和市委的直接指导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效,被国务院确定为“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五年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观念转变尤为可喜。这是全县人民在中共嘉善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及决策部署,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委员,向全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人民解放军驻善部队和武警官兵,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嘉善建设和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只有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思想理念,始终把握统筹协调、重点突破的工作方针,始终发扬勇于破难、敢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始终保持求真务实、扎实苦干的作风状态,始终牢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宗旨,始终维护凝心聚力、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才能把嘉善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才能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不仅为嘉善下一个五年的发展构筑了基石,更增添了我们全面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率先实现惠及全县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仍然不强,高层次和技能型人才相对缺乏;服务业比重不高,现代服务业总量相对偏小;产业发展平台有待增强,城市功能还不完善;经济发展受土地、环境等资源约束越发明显,生态环境亟需进一步改善;社会管理机制有待创新,保持社会稳定的压力仍然较大,等等。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在“十二五”期间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

 

       未来五年,是我县全面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率先实现惠及全县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放眼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恢复和增长期,但也面临竞争加剧等复杂多变的因素。近观国内,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将继续在较高的增长平台上运行,对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体制改革和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审视嘉善,我县已进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1万美元的发展阶段,社会结构将更加多变,各种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将进一步凸显,驾驭全局、协调各方利益、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将更为艰巨。为此,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把握全局、创新谋划,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扎实有力的行动举措,努力开创嘉善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为总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县、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融入上海、创新发展、统筹提升、生态立县、民生优先”五大战略,扎实推进经济、社会、管理全面转型,加快建设全面融入上海大都市的现代新城,致力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基地、长三角中心区经济重地、主动接轨上海前沿高地、城乡一体发展先行之地,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率先实现惠及全县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按照上述总体思路,我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全面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率先实现惠及全县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具体目标是: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实现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转型明显提速,城乡发展更趋协调,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民计民生显著改善,在 “十二五”期间实现“两个翻番、三个倍增、四个高于和两个千亿”。实现两个两番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户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实现翻番。实现三个倍增即服务业增加值倍增;新兴产业产值倍增,工业总量中新兴产业占比达到60%以上;销售收入超10亿元大企业数量倍增。  实现四个高于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城市化水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均高于省市水平,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覆盖面高于省市水平并率先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实现两个千亿”即固定资产累计投资额力争超千亿,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力争超千亿。围绕以上主要目标,着重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1推进全面融入上海,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加速发展和上海“四个中心”开发建设的契机,以接轨浦东、虹桥国际商务区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和建立与上海在产业、科技、人才、交通、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合作机制,积极研究与上海城际轨道交通对接,吸引上海总部型、研发型、科技孵化型企业向嘉善延伸和高端人群来嘉善居住、创业,全面建设融入上海的半小时经济圈、生活圈和工作圈,实现“沪嘉同城”。整合提升资源要素,以沿沪区域为重点,以县经济开发区、城市新区为核心,以电子信息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归谷园区、商贸物流城等为特色专业平台,规划建设“浙江临沪经济区”,着力打造省级产业集聚大平台。创新招商方式,强化产业招商,重点引进有利于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培育的高端外资、优质民资、央企国资,五年实到县外内资2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国门进行跨国投资、经营,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

  2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立现代产业新体系大力发展新兴信息电子、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四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数字新技术、电力电子(物联网和智能电网)、生物医药研发等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木业家具等六大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加快“四地两园”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百亿产业集群和行业龙头企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服务外包、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商贸、休闲旅游、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建设沿320国道现代商贸物流区,打造以高铁嘉善南站周边及开发区科技商务区为主的临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古镇西塘二期工程和大云温泉生态旅游区建设,着力构建古镇西塘、大云温泉南北呼应的嘉善旅游新格局,培育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城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注重工业理念的引入和现代要素的投入,全面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加强人才强县建设,积极打造人才“智高点”,每万人拥有人才数达到1500人;引导企业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支持力度,全县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以上。积极创建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县,鼓励发展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

 

  3深化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城乡一体新形象优化区域功能,合理布局重点发展区、优化发展区、生态经济区和生态保护区,打造以中心城市拉动、东部片和西部片联动、三个工业重点区块带动的“一城两片三区”新格局。提升城市能级,实施中心城区“东拓南进北优西延”发展策略,加快新城区南区和高铁嘉善南站周边的城市“南大门”、县经济开发区科技商务区为核心的城市“东大门”、320国道沿线的城市“北大门”、嘉善—嘉兴第三通道和苏通高速互通口为依托的城市“西大门”建设,稳妥推进旧城区改造,到201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65%,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40平方公里。深化“两新”建设,坚持建新与拆旧、复垦并举,注重资金、耕地占比等平衡,突出集聚重点,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江南水乡特色的美丽乡村,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统筹城乡达到省市领先水平。着力推行强镇扩权改革,积极推进姚庄、西塘、天凝中心镇建设,提升陶庄、大云、干窑等城镇辐射能力。深入实施“强村计划”,不断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完善县域公路网络,加快内河港口建设,不断提升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水平。实施智能电网改造,提高电力输送安全保障能力。继续推进圩区整治,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加快“数字嘉善”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

  4坚持环境保护优先,实现生态文明新进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强化节能减排,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发展,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加大清洁生产力度,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不断提高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成国家级生态县。强化节约集约发展,严格实行项目供地准入制和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容积率“双控”标准,切实提高单位建设用地产出水平。深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以水、气、声环境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统筹全县污水处理,提高集镇生活污水收集率,加快推进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深化村庄整治,大力开展“绿色家园”建设,新增绿化面积1.6万亩,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

  5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力求民生福祉新提升。深化文化名县建设,推进吴镇书画院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和引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重点推进文化旅游、文化体育、文化创意、动漫、新媒体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强教育资源县级统筹,建立健全区域均衡的教育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合理增加投入,有效整合公共医疗资源,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成县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创建成为省卫生强县。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五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5万个。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分配比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建立大社保管理机制,基本养老保障覆盖面和医疗保险覆盖面均达到98%以上。大力推进养老事业建设,积极发展慈善事业,不断改善居住条件,五年建成拆迁安置房23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8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2万平方米和廉租房1万平方米。深化“平安嘉善”建设,组织实施“六五”普法教育,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和化解,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分类指导,不断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提高流动人员服务管理水平,全力打造长三角最具安全感城市。

三、2011年主要工作

 

      2011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对 “科学发展示范点” 建设,对圆满完成本届政府预期的各项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这一总目标,以“融入上海提效行动、转型升级提速行动、平台建设提升行动”为工作总抓手,全力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发展,为“十二五”又好又快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2%以上,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其中工业生产性投资增长11%;合同利用外资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实到县外内资40亿元;进出口总额增长13%以上,其中出口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1.5‰以内;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要做好以下十一方面工作:

  1.走增效之路,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重点县项目,加快建设1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3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4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建设第三批32个精品农业示范点,探索并实施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建设。充分发挥农合联作用,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农业接轨上海力度,加快农产品供沪生产基地、入沪销售渠道、在沪销售窗口建设,扩大农产品供沪量。积极实施精品农业“双品牌”战略,启动“银加善”品牌推广计划,做大、做精稻米等富硒农产品,着力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土地流转,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实施二轮圩区整治工程,加快推进虹桥、王凝圩区建设,完成南早、大舜、茜墩、丁西等圩区整治,全面完成7万亩标准化圩区达标任务。

  2.优转型之举,提升发展现代工业。坚持传统产业转型提升与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并重,抓好百亿工业投入,培育百亿产业集群,打造百亿行业标杆企业,实现千亿工业产出,充分发挥工业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强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信息化融合,提升产品竞争力,努力把太阳能光伏、木业家具等打造为省级转型升级示范区。加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力度,加快研究制订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深化、细化新兴产业发展工作载体和措施,引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的骨干企业,全力推动电子信息省级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建设。鼓励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兼并重组、上市融资,培育年产值超100亿元企业1家、超10亿元企业8家。

  3.扬区位之长,培育壮大第三产业。突出中央商务区的核心价值和示范效应,加快景辰大厦、汇金大厦、新嘉善宾馆等一批大型商贸项目建设速度,引进并启动建设高品质的城市综合体项目。突出新城南片高铁南站周边区域的平台建设,努力培育健康服务、新媒体、服务外包等新型业态,发展楼宇经济,加快建设新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突出国道物流集聚效应,以经济开发区和320国道沿线“一区一线”为核心,鼓励企业 “退二进三”,提升传统市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加快华东兴业国际木制品交易中心、申嘉富钢贸城等项目建设。突出“旅游强县”品牌效应,修编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推进古镇西塘二期开发和国家5A级景区申报创建工作,加速大云温泉项目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建筑业管理,稳步发展房地产业,扩大社区服务业,繁荣农村消费市场。

  4.聚精英之才,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吸收风险投资资金,全社会科技投入增长10%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1%以上。加快省电子电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成县科创中心二期主体工程。充分发挥现有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作用,有效利用长三角区域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谋求关键领域和关键技术突破。全面推进“质量强县”建设,实施品牌、专利、标准化战略,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专利申请,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着力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企业,引导企业参与制订和运用标准。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企业研发机构20家。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和创新团队来嘉善创业,引进高层次人才100名以上、创新团队6个以上。

  5.迈开放之步,着力增强发展后劲。深化接轨上海,研究制订融入上海的激励性政策,突出与上海闵行、长宁、普陀、金山等区域的合作交流。强化产业招商,突出京沪、广厦温台等招商区域,加大对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生态农业等领域的招商力度,吸引上市企业募集资金来善投资创业,引进总投资超2000万美元的外资项目10个以上、总投资超亿元的内资项目10个以上。完善平台功能配套,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亿元以上,新增开发面积5000亩以上。整合资源,推进“浙江临沪经济区”建设,研究出台临沪经济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积极申报省级产业集聚大平台。扎实推进嘉善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作,抓紧完成开发区科技商务区规划并启动建设,力争成功申报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努力把嘉兴出口加工区B区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出口加工区,加快光伏新能源、电子信息、电力电子、生物医药研发销售、科技孵化产业园、归谷园等专业平台建设,继续抓好西塘钮扣、陶庄循环经济、天凝植绒纺织等特色产业园建设。实施工业投资项目“163提升工程”,重点项目开工率和竣工率分别达到90%和50%以上。支持企业、商会和行业协会抱团开拓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建立生产基地、开发资源。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浙商回归。

  6谋改革之策,深化体制机制建设。理顺机构职能,开展政府机构改革,抓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和岗位管理改革。推进公务用车改革。创新财政管理模式,完善整合重点产业发展专项政策,进一步推进“三位一体”组织体系建设,稳妥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乡镇财政管理,不断提高乡镇财政规范化水平。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争取成为综合行政执法省级试点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强镇扩权,积极培育中心镇,做好姚庄镇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加强农民集聚后的新社区管理服务,建立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等新机制。研究专业渔民转产转业政策。创建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县,利用土地倒逼机制,推进“退低进高”、“腾笼换鸟”,盘活存量土地1000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进金融创新,有效缓解融资难问题,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社会事业和市政公用事业项目建设。

  7.塑新城之貌,完善拓展城市功能。按照“拓骨架、建片区、抓重点、树形象”的要求,高标准做好城市主要节点的功能规划和设计,突出嘉善大道、人民大道、车站南路两侧重点项目的集中建设,加快推进温州商会大厦、农村合作银行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乔克国贸中心、开元广场等一批商务楼宇主体工程完工,综合档案馆、电力大楼等投入使用,着力打造名品汇聚、功能复合、业态丰富的城市新地标和新形象。进一步提升入城口形象,实施平黎公路改造提升工程(大云高速路北路口—晋阳路口)和320国道整治工程,加快世纪大道延伸段建设。探索“城中村”改造新机制,加快罗星路两侧等已明确拆迁地块的拆迁进程,启动改造老旧小区5个以上。继续推进以“六个一”工程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丁栅至新埭(疏港)公路,全线贯通高铁嘉善南站连接线,完成平黎公路炮台口至干窑段改造工程,积极做好平黎公路嘉善段收费站点搬迁工作。强化城市管理服务,规范城区广告设置,集中开展城区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和商业经营噪声扰民专项整治以及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重点部位的环境整治,加强集贸市场改造提升。强化“两违”整治联合执法,坚决遏制增量,逐步消化存量。整治城市交通拥堵点,加强科学管理,多措并举缓解城区“行车难、停车难”。加大“黑车”打击力度,净化客运市场秩序。

  8.破统筹之题,扎实推进两新工程。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两分两换”,着力健全财政投入、融资保障、社会投入等机制,加快启动县城中心集聚区主体工程建设,全面推进9个镇(街道)集聚区建设,切实做好新社区居民就业增收工作。加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力度,新增耕地2000亩。深入实施“强村计划”,加快17个在建项目和48个新建项目推进速度。抓好省定村庄整治项目建设,启动培育建设中心村7个。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成县垃圾转运场二期工程,启动天然气利用二期工程,加快推进与中石化合作的7000万立方米天然气工程建设。加强电网建设,建成100万伏特高压和50万伏超高压嘉善段、范泾输变电工程,启动姚庄星轮输变电工程建设。

  9.创环境之美,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积极推进国家级生态县和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全面实施碧水、蓝天等九大生态工程和绿色家园六大工程,加快实施平黎公路、320国道、世纪大道等一批交通要道绿化提升工程,启动建设浒弄、解放、玉兰等社区公园,全天候免费开放柳洲公园和泗洲公园,积极开展拆墙透绿、老城区增绿、河道添绿、道路植绿和村镇扩绿工作,新建河道绿化100公里,建成绿道网15公里,新增绿化面积6100亩。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实行严格的能源消耗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等项目准入制度,对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低贡献的企业实施倒逼机制,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开展粘土砖瓦窑淘汰整合改造工作,扩大强制清洁生产审核范围,新建污水管网43.9公里,抓好居住区、主要河道排污点的纳管工作。狠抓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清洁大气行动,突出抓好市镇工业园区污染、喷水织机水污染、锅炉烟尘污染和秸秆焚烧等整治工作。开展河道生态治理,疏浚整治河道160公里。完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监管长效机制,有效控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太浦河—长白荡饮用水水源地建设保护工程和南部水厂四期工程建设。

  10.务惠民之实,持续改善民生事业。以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为载体,大力实施城乡充分就业工程,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500个,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100人以上。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工程,确保未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本地户籍企业职工全部参加职工社会保险。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确保征缴到位和基金安全运行,加快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向职工养老保障转移。完善城乡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加快“四位一体”村级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和网络建设,实现村(社区)全覆盖。多渠道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和其他群体的住房困难,建成公共租赁房和经济适用房4.5万平方米,加大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改造提升惠民、西塘、大云敬老院,加快安平老年健康生活社区建设,筹建县老年活动中心。做好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爱心献慈善”活动。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提高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水平,重视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改革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启动建设第二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加快天凝中学、干窑小学、嘉善一中(二期)等工程建设,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国家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加强文化惠民,广泛开展“十万农民种文化”、“周末大舞台”等品牌活动,加快吴镇书画院、体育公园等文体设施建设,力争实现镇(街道)图书分馆全覆盖。备战嘉兴市第七届运动会,办好中国女排联赛(嘉善赛区)。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完成省级卫生强县创建任务,建成县第一人民医院迁建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完成卫生院改造任务,确保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查。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建设与管理,继续做好人口普查,组织开展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和第一次水利普查,积极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基本完成二轮县志修编工作,做好国防、侨务、对台和外事等各项工作。  

  11.筑平安之城,切实加强社会管理。深入推进“平安嘉善”建设,巩固“世博”安保成果,建成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坚持专群结合,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化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充分发挥各级调解组织和民间力量的作用,多层次开展社会矛盾纠纷经常性排查。大力推行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妥善解决劳动纠纷。推行“一村、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有效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重视民族宗教工作,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全面完成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创建成为省级和谐社区建设先进县。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推进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三个零增长”。深化新居民参政议事工作,不断提升新居民服务管理水平。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增加主要农产品和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给,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落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做好2011年的各项工作,必须兴务实之风,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平凡的工作中去,以持之以恒的韧劲完成目标任务,在变宏伟蓝图为美好现实的进程中贡献各级政府机关和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一要为民勤政抓落实。大力倡导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立说立行,确保既定工作快速启动,工程项目强力推进,各项目标早日完成。大力倡导敢于碰硬的认真态度,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化解矛盾、突破困局,下决心消除影响和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倡导一抓到底的执着精神,围绕各项决策部署,细化、实化操作性措施和办法,一件一件地落实,一项一项地推进。二要依法行政促规范。坚持依法办事、规范办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切实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制度,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坚持公开原则,加强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深化“临沪新城、效率嘉善”软环境品牌建设,优化整合审批服务流程,进一步规范村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三要清廉理政树形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化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查办案件和行政问责力度,着力解决重点领域的腐败问题。深化财政绩效管理,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各类行政经费,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成绩来之不易;立足现在,任务光荣艰巨;展望未来,前景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嘉善县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咬定目标,开拓进取,为全面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率先实现惠及全县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来源 大会秘书处  作者  编辑 沈建康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更多
加强环境整治 提升城乡环境品位
改善医疗环境 让患者舒心方便
同一片蓝天下 希望享受“同城待遇”
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 缓解道路拥堵
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
房价实在太高 盼抑制措施出台
 
 
 >>>更多
主席团常务主席名单
政府工作报告
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议程
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名单
政协嘉善县十二届五次会议议程
县政协提案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