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请进”救助站
志愿者想把她送进救助站,但一再遭到陈爱英的拒绝。“我们给她做了很多工作,但她就是不肯来,旁边卖菜的大姐也劝她,都没用。”中秋节那天,胡劲松和救助站、派出所的人将陈爱英强行“请”进了救助站,“天气实在太冷了,我们怕她被冻坏。”
湘潭市救助站业务外勤科童科长称,志愿者把陈爱英送进救助站后,救助站方面发现她容易暴躁,就将她送往湘潭市精神卫生中心进行心理调治,“医院诊断她有间歇性精神病,也有点老年痴呆”。
在精神卫生中心治疗了近一个月后,陈爱英精神明显好转,11月9日,她被接回救助站。
烟瘾成寻亲关键
陈爱英进了救助站后,工作人员一直尝试为她寻找家人,但都没有反馈。
“她说在广东待了几十年,后来儿子被拐走了,她不愿意回家,我们猜她是离家出走。”胡劲松说。
湖南省湘潭市救助站站长李真金称,陈爱英脾气很倔,工作人员问她问题,她很少回答,“我们想帮她联系上家人,但什么也问不出。”
烟瘾成了寻找陈爱英亲人的突破口。李站长说,陈爱英最大爱好是抽烟,每天都会向别人要烟抽,看到男的,无论年纪大小,都会说“哥哥给我支烟吧”。上周一,陈爱英向李站长要烟抽,李站长便提出,如果老人家能说出自己家的地址或认识人的姓名,就给她一包烟。结果,陈爱英很利索地写出了地址和丈夫、儿子的名字。
李站长拿着陈爱英写的名字、地址到派出所户籍科比对,发现陈爱英的名字已经被注销了五六年时间,她老公的名字也被注销了。本月19日中午11时,李站长尝试着联系上佛山市救助站,并发送了一张陈爱英的照片。
两地牵线老人返家
“从照片上来看,老太太身穿一件红色羽绒服,看上去还挺精神的。”佛山市救助站业务股股长龚彪说。
救助站立即着手帮老人“寻亲”。19日当天,根据传真上提供的身份信息,龚彪向南海救助安置中心发去一份《受助人员联系表》,希望南海方面帮忙寻找老人家属,并协助安排老人返乡事宜。次日傍晚6时许,吴健权终于获知了自己母亲仍健在的信息。
见面:“哥哥,给根烟抽吧!”
昨日中午12时,记者跟随救助站工作人员前往湖南株洲。吴健权本来也打算前来,可是因为临时有急事未能同行。下午5时36分,记者终于在湘潭救助站见到走失9年多的陈爱英。
陈爱英见到记者时的第一反应出乎所有人意料。“哥哥,给我支烟抽吧。”陈爱英从随行的义工手中接过烟,熟练地点火,大口大口地抽起来。见到来者甚众,陈爱英面露微笑,“你们每人都施舍一支烟给我吧”。
红色羽绒服、红色羊毛衫、红色棉裤,脚穿红色棉鞋,陈爱英显得很“喜庆”,这些都是当地义工送来的衣服。晚饭时间已到,湘潭救助站工作人员送来饭菜,丝瓜炒蛋、五花肉,外加一碗大米饭。
“想不想回家啊?”“想,但是我要自己走回去。”陈爱英显得很“亢奋”。龚彪随后拨通陈爱英儿子吴健权的电话,这是9年来陈爱英与儿子的首次对话,“我在这边过得也不是不好,本来打算过年初二才回去的,我自己走路过来就要自己走回去……”在与儿子的通话中,陈爱英难掩激动。
9年前,陈爱英为什么要出走,9年间她去过哪里,又是如何维生的?可惜从陈爱英略显语无伦次的自述中记者难以得到确实的答案。
陈爱英说,9年前,她从佛山火车站搭上火车,先后到过增城、茂名和高州,还曾在广州郊区住过8个多月,随后便到处流浪,以捡破烂维生,偶尔也帮人看东西赚点钱。
在陈爱英的记忆里,她外出流浪已有30多年,“晚上都是睡在路边,有几个好心人总共给了我900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