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嘉善新闻  >  政经

干窑镇加快推进精品农业建设
 2013年08月09日 11:14:50 嘉善新闻网
  

  嘉善新闻网8月9日讯 在干窑镇南宙村村部的东北方、申嘉湖公路的南侧,有一片288亩的标准化鱼塘,波光粼粼的水面不时有鱼儿穿梭游过。这里就是干窑镇青鱼特色精品园的所在地,不久前,这288亩鱼塘已经升级为省级青鱼特色精品园区,为该镇加快推进精品农业建设增添了一枚有分量的砝码。

  围绕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今年以来,干窑镇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快速转型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品农业,让有限的农业土地发挥无限的增收潜力。

  一口口碧波荡漾的标准化鱼塘,一条条四通八达的道路,一条条排灌分明的水渠,上千株绿色植物像卫兵一样守护鱼塘周围。“现在养殖环境变得这么好,产品品质肯定会相应提升。”干窑生态鱼专业合作社社长黄金荣说,创建省级青鱼特色精品园区以来,通过养殖技术创新,青鱼亩均年产达到了900公斤,亩均效益在4000元左右。目前,青鱼制品在市场上一直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和黄金龙一样,胡家埭村的蘑菇种植户郁善良也尝到了精品农业带来的增收甜头。今年6、7两个月,郁善良种植的蘑菇错时上市,卖到了9~10元/公斤。“这是让小蘑菇睡上‘空调房’带来的喜人结果。”郁善良说。

  火热的夏季钻进郁善良为小蘑菇布置的“空调房”里,凉意阵阵。据郁善良介绍,蘑菇对气温和湿度都非常敏感。菇房的温度需控制在16~18℃。如果气温低于8℃,蘑菇就会停止生长,高于25℃时,蘑菇就会被热死。传统的蘑菇大棚是“靠天吃饭”,一年一季,装上恒温控制系统后,就可以灵活、准确地控制菇房温度和湿度。现在,郁善良给6个大棚安装了恒温控制系统,每年种两季蘑菇,上市时间均为一般蘑菇销售的空档期,每季蘑菇可实现销售收入50万元左右。

  小蘑菇睡上了“空调房”,干窑镇富硒稻米示范区的设备也不差。在黎明村的富硒稻米种植区,一盏盏高约2.5米的太阳能杀虫灯竖立在田头,为稻米增产保驾护航。记者看到,在杀虫灯下端的接收盘里堆积着黑乎乎的昆虫尸体。据介绍,这种杀虫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利用飞蛾、稻飞虱、甲虫趋光的特性进行诱杀,绿色环保,可降低农药使用,提高农产品品质。目前,黎明村的富硒稻米种植区共安装了10盏太阳能杀虫灯,每个杀虫灯有效作用面积为8~10亩。

  来源 《嘉兴日报》嘉善版   记者徐铃燕通讯员张树佳 编辑 王怡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最嘉善微信、in嘉善APP,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