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干窑镇红旗塘长浜大桥南堍西侧的嘉善超盛五金材料有限公司内多了一台污水处理“巨无霸”,将企业的生活、生产污水收集起来,通过净化处理达到一级B标以上;附近两家塑料造粒厂已关停,边上的畜禽养殖棚(舍)的直排管道全部堵塞,并陆续拆除;虎啸浜和李家德两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处理方案正委托省科院制作,力争将这里打造成为生活污水处理的示范点……近段时间,干窑镇以铁的决心,掀起了一场水环境综合整治“风暴”。
“干窑辖区内主要涉及4条县级及以上重要河道,有红旗塘、乌泾塘、茜泾塘、凤桐港。”干窑镇政协联络室主任陈土其表示,污染反映在水里,而污染源却来自岸上,为此,干窑镇加大力度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针对畜禽养殖、企业生产污染、生活污染、河道淤泥污染等重点,有的放矢开展相关整治工作。
“这台污水处理设备投入超过8万元,今年5月份投入运作。”嘉善超盛五金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姚雨明介绍说,作为一家轴承企业,其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少量轴承产品冷却时产生的废水。没有安装处理设备前,企业污水通过自挖管道直接排放到红旗塘,引起了附近居民的不满。这次,企业利用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契机,在县、镇两级补助下,成功安装了污水处理设备。如今,处理过的废水可以回收再利用。企业的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收集流入污水处理第一个铁皮“水箱”,通过提升泵等综合处理后,进入第二个“水箱”时,已没有任何异味,水的颜色也逐渐变成了浅灰色,这样层层处理,最后,水管里流出来的水变成了透明色,净化处理达到一级B标以上。“这些处理过的水,员工们可以用来拖地、洗厕所。”姚雨明补充道。
目前,像超盛这样的企业,干窑镇辖区内红旗塘两岸还有17家,主要涉及轴承、五金和船厂等。其中2家已经关停(其中1家转产已开工),其余15家企业均无生产性工业废水。对于企业的生活污水,干窑镇因地制宜制定了治污方式,或以建设生态模块,或以建设污水收集池,污水处理公司上门收集等方式,防止企业将生活污水直排入河。
在超盛企业沿岸向西不远处,岸边的砖瓦猪棚已经陆续拆除,岸边的猪粪排污口也已堵截。说起这个排污口,附近村民怨声载道。原来,附近有十多户养猪棚,平时都将猪粪便、泔水直接排放到红旗塘里,特别是夏天,臭气熏天,苍蝇更是满天飞,附近村民散步根本无法靠近。现在,干窑镇已将岸边两家养猪棚全部拆除,其余的也在陆续拆除。据统计,干窑镇辖区红旗塘两岸涉及32家养殖户,年底前将猪(禽)棚舍全部拆除。
“生活污水处理也是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难点和重点。”陈土其表示,目前,范泾村的虎啸浜和范东村的李家德两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处理方案委托由省科院制作,并力争打造干窑镇生活污水处理的示范点。接下来,干窑镇将针对辖区内4条县级以上主要河道沿岸的6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进行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共涉及328户,确保9月份完成119户,其余到年底全部完成。
在陈土其看来,治水工作任务重,且相互关联,因此,干窑镇正在与县级有关职能部门商量开展联动治水工作,确保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出成效。